戴口罩!戴口罩!已有多人出现叠加感染!
开学一个多月
随着气温的频繁变化
前阵子不少家长纷纷反映
班上的孩子们开始扎堆生病
自家孩子也病倒了
在社交平台上
还有不少网友表示
自己叠加感染了多种病毒……
登革热、新冠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
甲流、乙流......
这么多种类的传染病“混战”的情形下
大家该如何判断到底是
哪种病原体感染呢?
秋冬季是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这主要是由于气温下降、空气干燥,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,容易遭受病毒和细菌侵袭。同时,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,通风不良也加剧了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。
此外,专家表示,9月以来进入秋季,气温逐步有所下降,但不能对防蚊灭蚊工作放松警惕。台风和雨水将给蚊虫带来更多的孳生地,而且伊蚊在25℃-30℃较高温天气更为活跃,吸血、产卵行为更为频繁,登革热传播风险更高。
登革热是经伊蚊(即花斑蚊)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“病人→伊蚊→其他人”的途径传播。
当前广东省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。省疾控提醒,登革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、皮疹、肌肉及骨头痛,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。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,控制媒介伊蚊、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。
此外,当前逐渐进入流感多发季,要注意辨别登革热与流感,专家表示,两者虽均有发热、疲乏、疼痛等症状,但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,伴有咽痛、流涕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;而登革热则好发于炎热天气,发病前有蚊虫叮咬史,无呼吸道症状,且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皮疹。
高热:体温可达39℃,常伴随乏力,部分患者出现厌食、恶心、腹泻等;
三痛三红:头痛、眼眶痛(如眼睛灼烧感)、全身肌肉骨关节痛(如腰酸背痛),以及面部、颈部、胸部潮红;
皮疹:发病第3-6天,部分患者面部、四肢出现皮疹,伴有瘙痒,无脱屑,3-4天后逐渐消退;
出血表现:少数病例在发热5-8天后可能出现流鼻血、牙龈出血、月经量过多、皮下出血、尿血等症状。
由流感病毒引起
症状包括发热、肌肉酸痛
咳嗽、喉咙痛、流鼻涕等
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
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
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
症状包括咽痛、咳嗽、发热等
对于重症高危人群
还可能会并发肺炎或重症肺炎
甚至可能导致死亡
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
潜伏期通常为2-3天
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
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症状
随后出现呕吐和腹泻
每天可达10次左右
一般持续3-9天
前3天症状最为严重
由柯萨奇病毒A/B组、
埃可病毒部分血清型、
肠道病毒EV-71等感染引起
症状包括咳嗽、发热以及
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
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
出现小米至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
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
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
但少数孩子可能出现重症症状
甚至危及生命
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、
排毒时间长、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
其传播途径多样
包括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
以及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等
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
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发热等
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
如呼吸道合胞病毒、
肺炎支原体感染、百日咳、
流行性腮腺炎、水痘等
那么,得了上述疾病后哪些情况下需及时就医呢?
近期各类呼吸道感染较多,如果孩子发热持续3天,体温未见好转或病情反复,伴有明显咳嗽、呼吸频率增快、喘息、呼吸困难、发绀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、精神差、抽搐等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。
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?
01
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,建议具备接种条件的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、新冠疫苗等。
02
尽量减少聚集活动,如确需前往医院或其他人员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地方,务必戴好口罩。
03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均衡饮食等,避免过度劳累。
04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坚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使用公筷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注意咳嗽礼仪,并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。
05
登革热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,控制媒介伊蚊、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,要及时翻盆倒罐清积水,清理蚊虫孳生地,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预防伊蚊叮咬,防患于未然。
再次强调!
请大家外出时务必戴好口罩
做好个人防护哦!
关注“南海桂城”视频号,获取最新动态↓↓↓
2024-10-10
2024-10-10
2024-10-10
审校:周月明、何梓筠、吕燕珊、杨洁怡、游小彤